被“苏超”装到了,是散装的装

创办仅一个月,“苏超”在平台的话题热度轻松破亿,“比肩”德甲和英超。请注意,这可不是苏格兰足球超级联赛,而是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。在网友你一言我一语的热梗中,“苏超”在互联网上已荣获“全球第一大联赛”的称号。
13支球队,以城市之名“入局”,没踏出江苏省一步,硬是在互联网上“冲出亚洲,走向了世界”。没有职业球员,也没有顶级的竞技水平,有的全是对胜利的渴望和“造梗”的热情。“苏超”赛场上没有一场球是好踢的,场下没有一个包袱是不响的。
“苏超”的“玄妙”之处,就在于每一场都是“德比” 。“比赛第一,友谊第十四”的口号一出,网友直拍大腿,大呼“妙妙妙!”正所谓,“官方吐槽,最为致命”。自此,“十三仙”过海,各显神通。南京队1:2输给南通队,网友笑称“南京痛失南哥称号”。盐城在6月1日儿童节当天对阵淮安,大屏幕寄出“祝盐城6:1快乐”的“邪恶”祝福。当日战况激烈,盐城队1:0拿下淮安队,还没来得及表达傲娇之情,就被网友神评“鸡蛋饼险胜小龙虾”破功。更绝的是,开赛前号称的“业余水平”可能只有常州信以为真,一路被对手“剃头”,从此诞生网络辣评“从常州到吊州再到巾州,留给常州的笔画已经不多了!”
“苏超”始于足球,却不止于足球。草根的球员,“散装的江苏”却在这个夏天凝聚出了互联网上前所未有的团结——全民观赛,全民讨论,全民玩梗。网友们从过去仅知道江苏的“省名”,到如今分清了13个城市,甚至主动给它们拟好人设,这背后何尝不是一种喜爱之情。网友更是神总结,“江苏体育局长的委屈,全写在文旅局长的笑脸上了”。的确,“苏大强”这看似“散装”的阵型,却铆足了劲为全国贡献出了颇有记忆点的夏日快乐,以赛事为媒,牵动了一个省的文旅热度。
13个城市轮流当主场,全国各地的观赛网友也自然会用脚投票,在这些城市边看比赛,边旅游体验风土人情。数据显示,端午假期,超过18万名球迷涌入了江苏的各个主场城市观赛,6个主场城市的银联异地渠道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4.63%。“苏超”的比赛看似在球场,实则在场外,甚至是在线上。这些主场城市,你追我赶,各显神通。游客们落地以后,谁的宣传做得妙,谁的服务做得好,谁就留下了回头客。
近年来,从尔滨的冰雪大世界,到贵州的“村超”,再到淄博的烧烤,天水的麻辣烫,不少省市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“流量密码”。这个撬动文旅市场的扳手,可以是小饼卷烤串,也可以是香辣满溢的麻辣烫,更可以是并不那么专业却接地气的体育赛事。
“苏超”的横空出世,是一次偶然,但也是一次必然。这场全民快乐的活动,虽然无法被直接复制,但又的确可以被效仿——只要城市有热情,文化有魅力,活动有人味,情感有共鸣,处处都有“苏超”这样的“宝藏话题”等待文旅市场去撬动。在这个夏天,“苏超”为全国的文旅市场的打了个样,期待更多的城市能在这个暑期,能找到属于自己的“灵感”,为网友们献上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新点子。 

相关产品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