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器手指里装摄像头?小米投的这家具身创企,已完成亿元融资

4 月 15 日,上海纬钛科技有限公司(纬钛机器人)宣布连续完成近亿元天使轮及天使 + 轮融资。

其中,天使轮由小米战投领投,宽桥恒松、雅瑞资本、iCANX Fund、梅花创投、微光创投跟投。天使 + 轮由祥峰投资、雅瑞资本、iCANX Fund、梅花创投、微光创投联合投资,万甲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雅瑞资本、iCANX Fund、梅花创投和微光创投连续参与两轮投资。

本轮融资将用于推进基于视觉的触觉传感技术、手眼协同算法研发及商业化落地,打造通用类人机器人末端感知系统、手眼协同算法以及场景解决方案,同时加速拓展海外市场,构建全球竞争力。


纬钛机器人成立于 2024 年 1 月,公司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(MIT)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(CSAIL),其研究重点集中在机器人末端感知系统,主攻视触觉传感与手眼协同算法。


创始人李瑞博士在机器人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有着 20 年的研究经验。在 MIT 读博期间师从美国国家科学院、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Edward Adelson 教授,并和导师开创了基于视觉的触觉传感器的研究路线,研发机器人视触觉传感器:GelSight 指尖传感器。

这款视触觉传感器凭借高分辨率、多维力探测、柔性物体操作及低成本等优势,比传统触觉方案或纯视觉技术更贴近商业化需求,可快速实现机器人感知与操作能力的提升。

目前纬钛机器人已与多家科研机构及头部制造业客户达成合作,在精密装配、柔性抓取等场景完成初步商业化验证。现已实现小批量出货,并逐步推出触觉传感器产品 GelFinger 在泛科研与工业市场同步落地。

如何理解这项技术呢?

视触觉传感器全称是基于视觉的触觉传感器(Vision-Based Tactile Sensor,VBTS),它通过光学成像技术将触觉信息转化为视觉信号,其核心原理是利用接触表面的形变或标记物位移来表征触觉特征,因此可以归为计算视觉的一种。


换句话说就是,在机器人手指内部嵌入微型摄像头,借此捕捉手指的三维形变信息,再通过算法进行三维重建与结构反推,赋予机器人触觉感知能力。


总结来看,视触觉传感器有 5 点优势:

高空间分辨率:通过高分辨率相机可捕捉微米级形变,空间分辨率可达亚毫米级;

抗干扰能力强:光学信号不易受温度、磁场等环境干扰,鲁棒性优于压阻式或电容式传感器;

多模态触觉信息融合:可同时获取接触力、物体纹理、表面形状等多种信息,且触觉数据以图像形式呈现,便于与视觉模态直接融合;

低成本与易集成:硬件结构简单,适合微型化设计(如集成至机器人指尖);

动态感知与高灵敏度:结合深度学习算法,可实时解析动态接触过程(如滑动、振动),对法向力检测精度可达毫牛级。

当前机器人行业投资火热,不少跨界势力纷纷涌入。从智驾车企到互联网大厂,从手机厂商再到家电巨头,甚至上游零部件厂商也因成本优势不断探索下游业务。机器人行业正由蓝海转向红海。

目前,小米正加速布局具身智能产业。

在产品研发中,小米不仅自研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CyberOne,还进入国家队——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,与优必选、京城机电等共同开发出「天工」系列机器人。

在资本布局中,小米投资了多家具身智能创企,例如千寻智能、因时机器人、宇树科技、星迈创新、珞石机器人、非夕机器人以及石头科技等。这些企业覆盖了工业机器人、泳池机器人、扫地机器人、四足机器人、人形机器人以及机器人的灵巧手、具身大脑等具身智能的众多垂直领域。 

相关产品

评论